这8个故事,见证了中国科创的一百年!

紫金山科技
关注

       01

第一座地下无线电台

1927年,是不少年代剧里都出现过的那一年:革命进入艰难时期,党中央被迫转入地下斗争,当时设在上海的党中央亟需加强与各根据地党组织的联系,但又缺技术又缺人,在无线电通讯上几乎一片空白。

时任中央特科交通科科长的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担负研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一边钻研技术,一边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身份广交朋友,冒着生命危险购置了自制电台所需的关键零件、工具以及制作收发报机的线路图等。隐蔽在上海市赫德路(今常德路)的一所房子里,参照着英文杂志上的线路图样试制收发报机。 出于安全考虑,李强还几次转移研究场所,终于在1929年冬于上海福康里的一幢石库门三层楼房内,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成功安装出一部50瓦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而人们对无线电收发报机的认识,始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那一幕——1949解放前夕,日本特务发现了中共情报人员李侠的电台,但在撤回根据地之际,李侠得到两份重要情报并争分夺秒坚持将情报发完。敌人的枪口对准了李侠时,他镇定地将电报稿吞进肚里,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最后的话:“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插曲:也有史料称,日本特务在此之前还抓捕过一次李侠,但收缴的是一个收音机,这个收音机经由党中央选派到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涂作潮巧妙改装,作为收报机隐藏在收音机外壳下。李侠那次被捕前撤掉了改装的线圈,恢复成了收音机。由于证据不足,李侠当时被释放。)

02

电话本上的民国生活印记

1934年已拥有电话用户1800户的四明电话公司,前身是1921倒闭的宁波电话公司。在改良设备并扩充了电缆线路及总机容量,良好运行十余年后总机容量达到饱和。

登记着这些电话号码的是一本躺在宁波海曙区档案馆的民国时期电话通讯薄《检字栏》,泛黄的纸张上不难看出民国时期当地商业发达的景象,电话本上的钱庄、米行、肉店、布庄、银楼、药业、旅馆、洋广货、南北货、鲜咸货、鱼行等各类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三圈”,即商务圈、服务圈、生活圈。因宁波当时城市繁华,人口兴旺,所以律师和医生也成了必不可少且蓬勃发展的行业,在电话通讯簿里可见医生医士、律师电话的数量达到6页之多。 (插曲:分类栏还登记了约400部私人住宅电话。在《检字栏》第38页,还记着位于中山公园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电话号码是一八三五。资料显示,1933年9月18日天一阁藏书楼东墙被台风吹坏,万卷藏书岌岌可危,为保护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鄞县文献委员会发起“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并向社会募集善款,专门设置了电话。)

03

宇宙传来的《东方红》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随后美国、法国、日本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这样说。 1965年8月2日,中央专委正式批准名为东方红一号的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立项,同时提出卫星总体技术方案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上得去-保证卫星能进入预定轨道。 抓得住-不管气象情况如何,都能对卫星跟踪测量,采用光学跟踪和无线电跟踪技术,以及国际上刚刚起步的多普勒跟踪测速技术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跟踪测量。 看得见-在地球上的观测人群能用肉眼看见卫星:末级火箭上装有一个“观测裙”,展开后变成直径近4米的反光球,紧跟在卫星后边,配合其独特的72面体结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快观测到“东方红一号”。 这些都能搞定,那如何让卫星被“听得见”? 事实上,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时,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的《东方红》乐曲,穿过了没有传声介质的真空宇宙,被中国人听到了。 是因为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仪器舱中,装载了乐音发生装置和短波发射机。乐音发生装置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音色演奏《东方红》乐曲的前8个小节,连同卫星遥测信号一起,由同一个短波发射机交替发送。 这种短波发射机以3.5瓦的低功率,以20.009MHz的频率向地面发射信号。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采集信号后,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送,这样,人们就通过普通的收音机,听到了来自宇宙的《东方红》。

04

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手摇计算机

1964年的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腾起的蘑菇云,让老百姓群起沸腾,当时的画面曾在各种影视片段中反复出现。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科学家们从四海八方奔赴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投入原子弹理论研究,一开始用的是“手算”。 1960年开始,科研人员开始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在进行总体流体力学计算时,郭永怀提出了适用于手算的特征线方法。鉴于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只能用计算尺、算盘、手摇计算机等工具,完成海量的复杂计算。有一个重要的计算结果和此前苏联专家留下的数据不相符,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采用日夜三班倒的办法,不断改进数学模型,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九次计算,耗时近一年。 最终,当装有计算稿纸的麻袋逐渐堆满了房间时,科研人员终于摸清了原子弹爆炸过程的物理规律和诸多交叉因素的交互影响,为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插曲:在《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相遇”故事中,高远就是第一颗原子弹幕后众多无名英雄中的一员,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人间蒸发”三年,他的女友方敏便苦苦寻了三年。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了不止一个为国家付出家庭的人身上。)

05

后发明时代的汉字激光照排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演变进化到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铅制为主的活字印刷术,但手工挑字、人工排版效率很低,一本书要印刷半年到一年,负责捡铅字的人每天几乎要走一两万步,而熔铅的工人也常常因为吸了铅的蒸汽而每隔几年要进行排铅治疗。 这一切,从1974年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立项开始,最终被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彻底改变。

晚年接受央视采访时,王选说起过爸爸对他小时候的影响:“他认真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跟人家写信的时候都要复写,自己留一份底。人家写来的信都按年月日整整齐齐地排好,报纸叠起来整齐得不得了,一份都不缺。四、五十岁的时候,他每年都要组织一次上海南洋大学的同学聚会,我们孩子们就帮他填邀请函,他也坚持给自己填一份邀请函,而且必须到他上班的那个地方去投邮箱,寄回家里给自己,然后收到保存起来。他就是这么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这种认真可能对我有点影响,我后来在科研中也比较严格。”

1954年王选考进北大数学系,四年后毕业实习时中国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北大决定研制一台中型计算机,并为此起了一个火红的名字“红旗机”。因元器件工艺上的毛病比较多,王选负责拿小锤子在插件上轻敲打查询虚焊点。每天类似的大量工作,也让王选养成了在一线动手的习惯。 1975年,王选开始对汉字精密照排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克服设备落后、工作条件简陋、外界质疑等重重困难,王选用“参数表示规则笔画,轮廓表示不规则笔画”的方法,将几千兆的汉字字形信息压缩后存进了只有几兆内存的计算机。王选的这一项发明比西方早了10年,解决了字形信息压缩和复原的技术难题后,王选团队跨越当时光机式二代机和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1987年12月2日,《经济日报》开始用计算机激光照排。此后短短几年,国内已有1000多家报社和6000多家印刷厂用上了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机,境外100多家华人报刊和出版社也采用了北大方正系统,国外激光照排厂商全部被挤出大陆市场。 1991到1994年,王选带领北大科研集体,用创新技术引领市场,又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告别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致使中国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大大提高。 (插曲:激光照排系统刚刚在印刷厂运行的时候,有一个客户带来一本《努尔哈赤传》,三天后排完了联系他,该客户对这种速度大为吃惊。当时,王选也预见到这个技术会带来革命性变化,但他说没想到自己会成名,并得很多奖。) 

06

女排夺冠背后的“弄堂电视”

上海的一条弄堂里,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小小电视里的黑白画面。那是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的关键时刻。当画面出现雪花时,电视的小主人就得跑到阁楼上手握天线调方向,一遍遍跑上跑下中,女排夺冠了,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弄堂里一片欢呼,但也让小男孩错失了和恰巧此时离开上海的小伙伴做告别。

这个出现在电影中的片段,是上世纪广播电视变迁中的一个瞬间。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当时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当时电视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我国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第一次现场直播篮球比赛,也是在这一年。 七十年代之前,天上还没有通信卫星,地上也没有光缆,微波是传送中央及各省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主要方式。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到1996年我国建成了用于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再转播的地面站九万多座,用于个体接收的单收站达到了约30万座。 这也就有了小男孩手扶天线,才能让弄堂里人们围观夺冠的那一幕。“电视没信号,天线上挂块肉”这种民间“土方”也一度很流行。 2008年6月“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在西昌升空,意味着在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IPTV三种数字节目传输方式上,中国进入了基于不加密方式开展电视节目直播到户的电视卫星直播时代。 (透露年龄的插曲: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迄今已40年。1983年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和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迄今已38年。1990年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开启综艺时代,首部室内长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至今已31年。)

07

北斗导航的“有惊无险”

 这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实现在卫星导航领域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部分领先历史性超越的背后一幕: 太空中的频率资源十分有限。2000年4月17日,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组织争取到了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按照规定必须要在7年有效期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因北斗二号立项于2004年,必须要在3年时间内研制和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而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年。 总设计师孙家栋带领北斗团队夜以继日,在2007年2月底完成卫星研制,赶在4月初进入发射阶段。 但临发射前应答机出现异常,科研人员重新打开火箭整流罩,仔细检查卫星,72小时不眠不休,成功排除故障。终于在2007年4月14日凌晨4时11分成功卫星成功发射。4月17日晚上8时许,北京清晰地接收到来自这颗卫星的信号。 这一刻,距离国际电联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中国北斗在最后时刻“压哨破门”,拿到了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 (插曲:2008年汶川大地震通信方式被严重破坏时,救援部队就是通过手持北斗终端的短报文及时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08

港珠澳大桥的48个铁盒子

在港珠澳大桥上实现5G覆盖,到底有多难? 在珠海移动给大桥布设5G网络过程中,这是一直党员突击队带领的项目团队,才能真正体会到的难。 2020年3月申请,因为疫情6月获批,留给珠海移动实现5G布网的时间非常紧。2020年6月3日10多个技术人员上了桥,一个比双肩背包大不了多少的铁盒重达40公斤,技术团队需要和施工人员一起把它安到10多米高的信号塔上,两根背对背装在一根杆上,就是80公斤。这样的盒子需要布放48个,再加上桥上常年强风,项目对抱杆的抗风压等级、耐腐蚀性也提出不少新要求。 技术员陈常裕说:“我们和专业公司一起,调动各学科知识,最终计算出一整套性能、成分参数;再对照参数去找符合要求的抱杆,遍寻全国十几家特钢厂,才定制到特种抱杆。” 正值盛夏,长时间暴晒加上海风狂吹,施工条件异常艰难,且吃饭、如厕都很受限。最终克服台风、暴雨等影响,实际只用了15天,48个铁盒子布放在向东绵延、一字排开的港珠澳大桥龙门架上。 这是电信运营商联手产业链、施工队,在短短2年里把中国“铺”满5G基站的一个缩影。

温故知新,科技强国。

建党100年中,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缩影,组成了科创改变中国的巨幅画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