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画像”拒绝模糊,智能音箱需要内容“颗粒度”革命
“用户画像”需要“内容画像”的支撑,而只有越精细化的内容提供,才能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尽可能满足,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满足感,在用户与平台之间建立深层忠诚关系。
模糊的内容画像只能换来模糊的用户画像,带来“凑合”的不那么精准的用户个性化体验。
如果从小度的案例来看,只有内容的“颗粒度”更细,才可以把用户群体也切割得越细,千人千面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最终,无论是全龄化、多场景、年轻主力用户的内容深度运营都能更加从容。
这种“颗粒度”的细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1、圈层覆盖更全面:“矩阵式”内容布局才能支撑“国民产品”
毫无疑问,智能音箱已经摆脱新奇物件的人设,开始朝着“国民产品”迈进。
而内容运营要支撑“国民产品”的野望,必须在各个层面覆盖用户内容需求。从小度案例来看,“矩阵式”内容布局是可行的方式,即从不同维度区隔内容的不同,整合成为一个内容矩阵,覆盖所有用户圈层。
例如,从“生命周期”维度,小度搭载的快手、抖音、B站内容几乎专门针对年轻用户,其中B站更多集聚的是90?95后互联网Z世代人群。此外,凯叔讲故事、宝宝巴士又是专门为儿童准备,电视直播功能主要为中老年人准备。
又例如,从“用途”维度,短视频、优酷、全民K歌都属于泛娱乐内容,而喜马拉雅、荔枝直播则偏向于知识学习,人民日报、腾讯新闻等属于资讯获取,美团、百度地图则落地到了生活服务层面。
此外还有人群的划分,快手照顾了广大下沉市场的娱乐需求,中信书院这类应用则可能偏向高端商务人士的成长需求,不同人群都可以找到自己需求契合的点。
多维度的内容细化交叉整合到一起后,智能音箱就能实现立体扫网式的圈层内容需求覆盖,基于年龄、用途、兴趣、消费习惯等多维度内容,用户画像将更“高清”。
2、场景扩展更深度:既“广”且“深”考验场景应用布局
有大面上的矩阵式布局,对内容运营而言,剩下的,就是往深处走的运营。
这表现为在广泛布局基础上加深每一个场景或维度的内容丰富度,在大宇宙中有小宇宙,每个场景或维度都可以再有自己的“内容画像”。
例如,在知识获取需求面前,小度提供有蜻蜓FM、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这样的有声平台,也提供有中信书院、有道精品课这类包含视频内容、表现形式更丰富的平台,此外,还有财经早餐这类轻资讯产品。可以料想的是,在这个维度下,小度还会不断细化不同的内容获取方式或者内容深度的应用。
而小度的传统强项“儿童教育”场景下的内容画像“小宇宙”就更丰富,启蒙学习、教育辅导、益智游戏等大类下,又分别有十数款应用,配合AI技术应用,让儿童的教育需求得到深入各个小角落的满足。
智能音箱走出智能音箱?
3月底,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公布《2020中国新经济创新势力榜》,小度获得“2020最具投资价值智能硬件品牌”奖项。这个榜单主要看的是整体市场潜力和个体的市场表现,小度固然有销量和产品创新层面的优势,而事实上,如果从细颗粒的“内容画像”角度看,小度智能音箱品牌的投资价值,可能不仅来源于市场表现——智能音箱走出智能音箱,超越自我概念限定,成为物联网时代承袭移动互联网丰富内容的核心终端,可能才是投资价值的最大来源。
具体来看,小度不断扩展的外部内容来源,其实大多数都不再仅限于百度自家内容,从行业角度看,这意味着智能音箱已经成为更通用、更具有包容性的产品,这一点与智能手机市场有很大的相似性——硬件品牌厂商与内容分开,前者可以参与一定的内容供给,但内容生态的极端多样化则主要依靠外部内容提供方。
当然,这其中小度的“扩张”行动更激进,它无疑承载着百度再造一个类似智能手机的智能终端生态的野望,而可以预料的是,更多玩家将会跟进,“智能音箱走出智能音箱”的进程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