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HiFi、骨传导、闪电接口 智能耳机构筑百亿蓝海

OFweek智能硬件网 汪昌琴 中字

Beats、骚尼、魔声面条耳机;降噪、HiFi、骨传导……这些智能耳机圈子的黑话如果作为发烧友的你还不懂的话,你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啦!

耳机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方便独享音乐世界小小电子产品而已,市面上充斥着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耳机,随着Beats、Airpods等概念性耳机推向市场,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耳机也被用户接受,经常在地铁上看到潮人们头戴红色Beats耳机,彰显个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娱乐生活的体验。

数据显示,随着全球耳机生产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升级,智能产品市场的发展,全球耳机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达到105.8亿美元。在全球耳机出货量稳速增长的情况下,耳机行业正在逐步升级,主要表现为无线耳机替代有线耳机,蓝牙耳机占比提升,同时耳机走向智能化。

资料来源:网络

市面耳机盘点

从佩戴方式来看,智能耳机有入耳式、头戴式、耳塞式和脑后式等,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后者最为知名的是被吐槽一万遍的AirPods。目前布局智能耳机的既有智能手机巨头也有传统耳机商,主要涉及的公司有苹果的AirPods、三星、索尼、谷歌等,2016年苹果公司的AirPods的发布催生了一大批智能耳机的出现。

在2018年的CES上,Google、AKG、科大讯飞、Sony等公司纷纷推出自家智能耳机产品,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不知不觉悄然兴起的智能耳机浪潮中,语音交互作为新的交互方式正在被耳机品牌商广泛使用。

四大老牌耳机厂商德国的森海塞尔、奥地利的AKG、德国的拜亚动力美国的歌德也在奋起直追。森海塞尔正在与三星就AMBEO智能耳机展开合作,使该设备可适用于Android设备,基于三星已经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Bixby,不知道森海塞尔会不会考虑将Bixby植入AMBEO,赶上语音交互智能耳机这趟末班车呢?

虽然很萌,但佩戴耳机的姿势好像不对……

技术分析

与传统耳机相比,智能耳机的售价相对来说要贵一倍到两倍,除了品牌效应使然,还有其他的原因驱使消费者花费大价钱购买一个小小的耳机吗?

远场语音识别是检验智能耳机的标准之一。在远场语音下,用户总是要保证与声源的距离,才能完成语音交互,若声源距离较远,音量不够大,语音识别率将会大受影响。而智能耳机离人的语言器官较近,语音识别难度大幅度降低。智能耳机中语音交互功能的加入,使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沟通开始从指令性向个人化进行转变。

降噪也不能忽视。好的耳机能够避免长时间大音量播放对经常在嘈杂环境中收听音乐的用户耳朵的伤害,有的智能耳机内置环境噪声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测量耳道内的实际噪声。通过专用智能芯片获得最优控制信号,进而驱动高性能次级声源,产生反噪声音波,抵消耳环境中的嘈杂噪声,消除低频背景噪声效果明显。

传统耳机的降噪主要依靠被动降噪,利用耳机耳罩物理结构设计和物理材料的选择极大减少外界声音的进入。智能耳机则可以通过配备的微型扬声器和芯片,可以通过产生与噪音相反的声音消除噪音的影响。

主动降噪技术。图片来源:网络

智能耳机的闪电接口(Lightning)了解一下。iPhone 7不能一边充电一边听音乐让很多用户不太习惯,然而,库克船长会告诉你,这是他们苹果最新的技术——闪电接口来啦!什么是闪电接口?简单来说,普通耳机音质的好坏是通过手机里的解码芯片和功率放大芯片,靠的是音频电路给不给力。而采用了闪电接口的耳机则是将耳机插在手机的数据接口,可以直接将手机里的数字信号传输到耳机中,而耳机内置了解码器和功率放大器,能保证音质的这部分工作交给了耳机来完成,可以提供24-bit的高解析度音质。

价格也比传统耳机翻了好几倍。智能耳机连接器的改变如上文所说的苹果闪电接口和新USB-C标准让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研究报告显示,每年耳机出货量增长7%,但零售值增长了19%。这是因为用户期待更多功能和附加值。

千元耳机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图片来源:网络

智能耳机发展趋势

针对专业人士的细分市场将是主流。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在追求了声音的极致和品质的精益求精之后,这类耳机产品需要的就是为人们量身定做,比如为商务人士打造的降噪耳机,为耳机发烧友打造的高品质音乐耳机,为DJ和有监听需求的用户打造的更加专业的DJ和监听耳机等等都是未来耳机的发展方向。

智能耳机利好多个领域。在无线连接、智能降噪、语音交互和生物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苹果Airpods的入场,带来了智能耳机市场的变革,整个智能耳机行业在2020年将可能成为一个超过400亿美元的市场。

无线、智能和场景化。当然,对现在的智能耳机产品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纵观目前已有的智能耳机产品,主要的功能点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与语音助手的整合,如集成或支持 Siri、Google Assistant、Alexa 等;二是支持生物识别运动跟踪,如可监测心率、记录运动路径等;三是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

尽管现有智能耳机中的大多数都致力于利用全语音交互与更多垂直场景融合,但与成为“个人化的泛用型 AI 设备”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在这个阶段要让智能耳机的“智能”有意义,多数厂商仍是选择在少数几个典型场景化功能上集中打磨,利用现有的 AI 技术高度满足某一需求或高度实现某一功能。

AI或许是只能耳机的未来。独立的感知、存储和计算能力。除了无线、智能和场景化,智能耳机在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具备独立的感知、存储乃至计算能力。在保持与手机的连接、互为补充的同时,开始具备更多独立运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手机的配件和手机智能助手的传声筒。这种硬件设备的去中心化,促使人的日常交互中心从单一的硬件设备平台向硬件背后的云端 AI 平台转移。

小结:

从长远来看,智能耳机类比的还是内容和服务生态。受运动健身、健康监测、消费娱乐等需求驱动,智能耳戴式设备集成音乐播放器、无线连接和多种传感器,并带有防水、降噪和高保真等新增功能,开始登上舞台。综合应用传感体系、智能语音交互和智能推荐算法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将出现在智能耳机中,成为推动市场的关键因素。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