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虚拟现实设备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智能行业的整体情况。普遍来说,智能产品走过的这些年,囿于各种条件限制,当下用于智能设备的SoC仍然未能得到尺寸和性能/功能的相对兼顾,智能产品现阶段能为我们做的仍然不多。再加上智能产品的功能更多是智能手机的延伸,因此现阶段,甚至是未来五年十年间,大众的智能生活还是要依赖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完成。
以手机为引,打开智能生活的大门,在当下逐渐性能过剩的时代中,更加凸显对网络的需求。对于从3G时代就试图在国际通信规范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我国运营商来说,在未来市场的布局上,他们已经开始想得更远。2017年12月我国已完成非独立组网NSA的5G国际标准。中国通信企业贡献给3GPP关于5G的标准提案,占到了全部提案的四成。其中华为主导的极化码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作为5G核心技术,也已写入国际标准。
不仅是提供技术标准和方案,在落地实验上,运营商的动作还是颇为积极。从时间表上看,5G落地前分技术研发试验(2015~2018)和产品研发试验(2018~2020)两步实施。转眼时间已经来到2018,产品研发试验阶段已经启动,以“中国速度”在这几年对基建事业的影响力,我们不难看出,5G网络的落地推广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作为全球最大的潜在消费力市场,5G网络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固然是好消息;从运营商角度看,这也是增加新增长点的大好机会。但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其实5G网络的真正受惠者,应该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各领域智能产品厂商。在性能逐渐跟上的情况下,依托真正畅通无阻的网络,才能实现真正的“物在手边”,将智能产品融入生活中,性能升级也更加能够呈现价值。这对于之于全球范围内不可小觑的中国智能业界来说,未免不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智能时代的未来,已经从过往几年,利用传感器和灵感创造“不明觉厉”的硬件,这样的尴尬局面中,磨砺出属于自己的方向。靠5G芯片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将会让真正与生活有所联系的智能硬件,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曾经某些团队认为,硬件可以改变世界,但事实上看,改变世界的硬件也许比比皆是,但之于日常生活而言,脱离了网络和续航,它们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