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早教,真的有用吗?
通过百度和某些不可描述的搜索引擎,以“智能早教硬件”和“智能早教玩具”进行搜索,我们都可以发现,有很多条目都是指向“智能早教机器人”。似乎因为少了父母的陪伴,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父母,都希望通过一个类似人形的机器人,对小孩子作出补偿。既然如此,那么智能早教机器人的销量又是如何呢?
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艾媒数聚发布的《2016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全球娱乐/教育机器人的销量为130万台,对比2013年的数据上升了10万台。由于智能化概念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普及,艾媒数聚预测2015-2018年的总销量将会达到900万台。虽然并不明晰其中娱乐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的各自占比,但还是能够看出艾媒数聚对教育机器人得行业发展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
但笔者在某个友媒的文章中看到,在2016年,国内儿童机器人总销售量仅10万台左右,销售数据极为惨淡。与此成强烈对比的,是2016年智能儿童机器人的众筹项目总金额。少则数十万,多则以七位数计算的众筹金额,对比这些众筹产品一千数百的售价,意味着产品销售量也是不少。智能早教机器人借着“为孩子着想”的势头,也许成为了行业内小范围的狂欢。
在智能行业中,这种“小圈子自嗨”一般都有一个特点:业内人士自以为抓到了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痛点,相信通过智能技术,可以解决目标用户群体的痛点,提升用户的效率,全面解放用户,让用户能够有更多时间处理应当要注意的事情。智能早教机器人的体验,恰恰能够套入这款套路思维中。
综合目前的儿童机器人来看,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以家庭陪护为主,辅之早教。市面上流行的早教机器人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在功能上相差无几,大多数都包含了语音交互、远程视频监控、海量教育资源等功能。其中,语音交互和远程视频监控,正是对应当下以80后为主力军的父母群体的生活日常。而教育资源服务,则是满足幼儿早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