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国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次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今年5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正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本周二(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PMI为49.8%和49.0%,分别比上月下降1.3和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这一数据也表明,中国的制造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不过,尽管如此,但我们还只是处在非常初级的“智能制造”阶段。我们已经踩过了很多“坑”,而前路还有更多的“坑”。
在上周召开的“2017中国江苏智能工厂规划建设报告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两化融合处处长王建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谢兵兵等专家学者对我国的智能制造做了提出了全新解读和看法。
“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
中国近代工业起源于清朝末期,从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在安庆建立安庆军械所(又称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的第一座近代化工厂,也由此拉开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幕。
随后,在经历了解放前和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工业基础几乎为零,洋火洋油洋车遍地的艰难起步,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制造业正式进入快车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在2010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但制造业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直以来由于我们只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和创新,因此中国制造业只是在总量上达到了世界第一,而在精密机械加工、关键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上明显不占任何优势。
我们制造了全世界最多的手机和电脑,但技术和利润的关键部件——芯片却一直捏在外国人手上;我们的飞机制造全球领先,但飞机的心脏——大推力发动机却刚刚走出实验室......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
为扭转这种“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而近年来,国家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从2015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由此构建了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还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多项政策。未来将除了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等传统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和推广外,还将加快在5G、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领域布局。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两化融合处处长王建伟认为,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浪潮下,目前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两化融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王建伟说:“互联网从下游应用逐渐向上游行业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制造业和互联网已经迈入融合发展的新进程。在这一转变中,工业生产模式从自动化、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表现在工业使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ICT技术,转向使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
“我们的工业生产、制造正在向智能制造迈进,而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是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
智能制造不是“机器换人”,不要被假专家忽悠了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智能制造只是单纯的“机器人换人”,也不要迷信人工智能。
这正是智能制造的两个最大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