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进入5G时代,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量,也是全球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
然而在这场电信狂欢之下,还有着被忽视的角落。数码产品功能越来越花哨、外观越来越酷炫、性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被默认和“年轻”“潮流”挂了钩,老年人如果对此有所追求似乎是个画风怪异的画面。
5月17日的世界电信日就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电信业的发展,此次的主题“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就揭示了这一关键所在。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如何令智能技术发展适应老龄化社会步伐,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数字技术便利,不仅关乎5G技术的普及,更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5G大爆发
伴随着唱衰声,5G手机站上潮头。
数据不会说谎,中国信通院(CAICT)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为3.51亿部,同比增长13.9%,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
5G能有爆发式的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身强劲的网络表现,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提升,以及手机、电信等公司的推动。
报告显示,在下载速率上,5G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保持在4G十倍以上,也大幅度超越Wi-Fi。今年一季度,我国5G、4G和Wi-Fi平均用户下载速率分别为304.8Mbps、 27.8Mbps和179.7Mbps。
5G在性能上的巨大优势,背后所承载的应用场景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推动普及的最大动力。
在基础设施上,我国早已加快5G的建设步伐,据工信部披露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达155.9万个,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今年5G基站则有望突破200万座。
同时,一季度我国新增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4811万户,总数累计达到了4.03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24.3%。
观察手机市场情况也能明显感受到变化,每次手机新品发布,5G手机已成标配。
从具体品牌来看,华为5G手机以29.2%的市占率持续领跑国内5G手机市场,排名第二的是vivo,市占率为15.4%,苹果则以14.1%的市占率排名第三,OPPO、小米、荣耀紧随之后。
其中,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厂商,5G技术一直是一大优势,在受到挫折后,Mate系列仍旧是备受追捧的5G机型,市场也一直在期盼其满血回归。
一贯低调行事的vivo 2019年8月推出首款商用5G手机iQOO Pro,成为率先发布5G手机的中国品牌之一。它的技术积累同样雄厚,截至2022年2月,vivo累计申请了4000多项5G发明专利,向3GPP标准化组织提交5G提案超过8000篇。
不过,5G的发展普及也面临一定隐忧。从使用5G手机的用户年龄分布上看,45岁以上人群占比仅为9.7%,35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68.8%,年轻人更多享受到了5G的便利,大部分老年人则被排除在这场技术进步之外。
显然,在这场5G大爆发的数字化浪潮之下,还有被忽视的角落。
被忽视的角落
少有人意识到,老年群体已经加速融入网络社会。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5%。另有相关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
社科院在去年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中提到,疫情以来,老年人的信息娱乐能力大幅提升,8成以上的被访老年人会上网看视频、小说、文章,有23.26%的受访老年人会玩手机游戏。
前段时间,“69岁高龄在线五杀”的段子广泛流传——在游戏战场上所向披靡带队取胜的,可能是某位刚洗完碗的大爷大妈,在网络信号的另一端,永远不知道是谁在和你对线。
无论是上网冲浪,还是日常生活需要,老年人对于智能终端的需求并不比年轻人弱。然而,更多的老年人面对互联网并不能如此游刃有余,对于智能产品五花八门的功能一筹莫展。
当大部分年轻手机用户能一眼识别虚假信息、精准跳过广告伪装关闭按钮的时候,老年人可能已经进入了虚假广告、骗子信息的圈套,将自身的个人隐私和财产信息置于危机之中。
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不擅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会面临更多困难。无法出示健康码的老年人寸步难行,不会线上预约挂号的老年人看病困难,被数字化浪潮抛下的老年人,不仅意味着失去便利,更意味着失去生活。
事实上,无法借助智能设备自主完成日常操作的老年人依然不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能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购买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比例分别为69.7%、52.1%和46.2%,能独立完成叫车、订票、挂号等更复杂行动的老年人数更少。
老年人与智能时代之间,是一道深深的数字鸿沟,在5G大发展时代,要让老年人同样享受数字化生活,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消弭数字鸿沟
对于被忽视的角落,我国已经重视起来,积极支持老年人的智能生活。
去年6月,工信部发布《移动终端适老化技术要求》、《移动终端适老化测试办法》等文件,侧重于解决老年人在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中的不便之处。
涵盖衣食住行的各主流APP也早已推出了“老年模式”,针对老年人视力不佳、感知缺乏等问题,将界面简单化、流程便利化,所用字体也更大更清晰。
但这还远远不够,有媒体调查后发现,广告未被屏蔽、语音录入的方言识别准确度低下等情况,依旧让老年人使用起来感到磕磕绊绊。
将图标、文字放大还只是“表面功夫”,从系统层面一步步溯源优化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在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上,容不得一丝敷衍。
这就需要手机厂商的发力,作为日常最重要的智能产品,手机是适老化改造最关键的“田地”,而适老化则意味着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本,是适应,不是制造新障碍。
在“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电信服务”等号召下,汇聚了手机力量。如深度参与智能终端适老化标准制定的智能手机厂商vivo,2020年底成立了项目团队,依据“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兼容性”四大原则,线上线下结合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适老化改造。
对于身体日渐羸弱的老年人来说,就医是最需重视的问题。vivo提供的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只需5分钟就可办妥,目前已开通了二十多个参保地。
在抗疫特殊时期,vivo牵头开发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快应用,其中防疫健康信息码“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既方便查询信息又能保护个人隐私;关怀模式可一步到位地进入为老年人准备的服务界面;远程协助功能为子女帮助父母提供了技术支持。
线下配合线上,vivo也积极展开行动,在1月22日启动了“vivo2021年度关怀服务计划”,覆盖了全国20多个地区、800多家售后服务中心,获得超过3000名服务人员的支持。
无论多酷炫的科技产品,归根到底是给人使用的,产品适老化改造是一个彰显人文关怀的缩影,体现了厂商的社会责任。在奔赴数智化社会的道路上,不仅要“加速度”,还要“提温度”。
结语
随着老龄人群占比提高,“银发经济”被视为下一个朝阳产业,布局于此自然会有经济上的效益,但如何从需求出发打造真正贴心、便利的产品和应用,则要看厂商的责任感。
显然,适老化改造不能单纯用商业利益来衡量,其关乎行业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原文标题 : 5G时代,银发族如何跨越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