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数字政府建设跑出“加速度”

粤讯 中字

近日,《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出台,将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时代的到来。

作为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的必然路径,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提升政府运营效率,成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必须面对的共同考验。

又一个万亿级市场

数字政府已成为近年来数字化建设中政府端的重要发力点,国家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码。

意见强调,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早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数字政府就被作为加快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的重点领域,要求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意见的出台,也被看做是“十四五”规划之后,国家层面加速数字政府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力推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据《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2018年的0.6811提高到2020年的0.7948,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5位。其中,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指数上升至0.9059,指数排名大幅提升到全球第9位,进入全球前十行列。

另据东吴证券预测,中国数字政府产业规模有望在2022年达到6859亿元,在2025年达到9255亿元。

趋向万亿市场规模的背后,凸显的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正从互联网领域,逐步向政府及实体经济领域渗透的趋势。电子政务发展指数的提升,以及数字政府产业规模的大幅增长,对于同时具备数字化转型经验与实力的科技企业而言,无疑是数字化时代的重大发展机遇。

联想集团的助推之道

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政府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但目前政务服务平台普遍面临管理分散、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凭借在数字化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经验沉淀,联想集团内生外化赋能包括数字政府在内的各行业发展。

得益于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联想集团形成了敏态与稳态的“双态 IT”方法论,可帮助政府部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构建一套稳态、敏态和谐共存的新型 IT 架构,实现业务的平滑升级过渡。

同时,基于在服务器、存储、边缘计算设备、超融合设备、云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领先能力,联想集团能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与民众满意度,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能力支撑。

此外,联想集团还可协同生态下800余家直属及控股/参股企业,及旗下100余家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合作伙伴,共同助力构建数字政务的产业生态。

在福建厦门,联想集团将自研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传统政务终端,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和区块链以及政务数据,为厦门政府打造了“e政务”自助服务终端。据悉,“e政务”不仅可以提供多达100多项便民服务事项,且站点密布、“24小时不打烊”。

此外,联想集团还以“廊坊香河绿色云计算中心”项目为核心,通过提供设计与既有业务集成、全生命周期的IT运维等服务,在河北香河打造了涵盖智慧政务、智慧管理、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的整套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方案。

在各地进行的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离不开联想集团的大手笔科研投入、硬核人才储备,以及智能化转型积累的雄厚技术实力支撑。

科研投入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至2023/24财年结束,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研发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围绕“端-边-云-网-智”全新技术架构,加强基础性研究及突破性技术攻关。

硬核人才储备上,联想集团上一财年已完成5000名硬核科技人才招聘。联想集团全球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高岚还透露,新财年将继续招聘约3600名研发人才,并增加校园招聘人数,实现在3年内增加12000名研发人员的目标。

智能化转型方面,联想集团2021/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其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首次实现盈利,营业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9%,运营利润1.08亿元;新成立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营业额达95.8亿元,同比增长25%,运营利润达21亿元,同比增长44%。

数字政府建设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变革之举,也是未来政府进阶的必然路径。目前联想集团已围绕“端-边-云-网-智”全新技术架构,打造了坚实的数字底座,未来将基于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助力数字政府在基本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