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新战场:硬核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粤讯 中字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把人才培养上升为立国战略,靠人才创新打造国家软实力,力争在科技、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成为“全球人才霸主”。

如今,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硬核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国力竞争的重要法宝。全球性科技企业对全球硬核科技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一场没有硝烟的硬核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日益加剧。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科技投入实现高速增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渐成为全球硬核科技人才高地。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从事有关于科技工作的人员数量已经高达1.01亿!已经连续七年时间蝉联世界第一的宝座,拥有着全球最大的研发人员储备量。

与此同时,以联想、华为、腾讯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打造世界级的创新科研平台,吸引全球硬核科技人才不断加入,为硬核科技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发挥中国企业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实力,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越来越多的力量。

展现雄心和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在长期参与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硬核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只有拥有高科技人才,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保证自身的技术实力以及地位,从而不被遏制住咽喉。

如今,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通过领先的技术实力屹立于世界舞台,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科技力量。中国先进的科技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高科技产业链上站稳脚跟,其根本原因,还是对硬核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布局和不懈投入。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硬核科技人才竞争,中国科技企业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在政府创造的优良大环境下展现了宏大的发展雄心和充分的竞争实力。

以联想集团为例,早在创始之初,联想就依靠中科院技术优势,网罗了当时国内一大批技术人才,为企业的第一次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联想收购IBM,联想正式开启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多的国际硬核人才加入联想。联想的人才战略逐渐具备国际视野,这种国际视野体现在不仅在技术上,在企业管理、法务、知识产权等层面,联想也越来越多的启用国际人才,为联想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联想的技术属性、包容多远的企业价值观,也为不同国家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可以说联想的人才战略和文化留得住人。而这种吸引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加速向联想汇聚。据介绍,联想集团目前已经拥有一支达13900人的研发队伍,人员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51%。

“高科技我们永远也没有忘,也不敢忘。”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指出:“但要打造联想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还远远不够。”

11月4日,杨元庆宣布启动“全球大规模硬核科技人才招聘计划”,未来三年将在全球范围内面向社会和高校大规模招聘科技人才12000人,全方位充实三级创新体系。

事实上,联想的此次招募活动可谓恰逢其时,如今的联想,智能化转型思路和发展战略已然明确,并不断谋篇布局,加大智能化新业务的投入力度,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最近公布的2021/22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新成立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业额达到8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运营利润同比增长32%,达到18亿人民币。而ISG基础设施方案集团营业额达到127亿人民币,同比增34%,接近盈亏平衡。两大创新业务亮点频现,面临由量到质的突破临界点。

具体而言,正是在过去几年,联想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等领域,实现了从研发、生产、供应、销售到服务的全价值链智能化。

这就要求联想在各个领域基本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储备,只有建立与此对应的硬核科技人才储备厚度才能支撑其全价值链、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发展。

因此,在这一逻辑下不难理解联想此次大规模的硬核科技人才招聘活动,意在通过大力度的硬核科技人才加持下,起到“临门一脚、取得进球”的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联想多维度、多举措实施硬核科技人才战略,是建立在企业转型基础上的有备之战,展现出其对于未来智能化领域的雄心,也体现了联想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广泛竞争力。

合力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事实上,对硬核科技的人才争夺将进入常态化,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借助大规模的硬核科技人才优势,不断推动我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服务业比重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国家创新能力排名持续上升。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培育出一些引领世界潮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科技企业的主导下,中国在智能化领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引领了全球发展动向。

今年8月,《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的科技行业,尤其是移动业务,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一些西方科技公司,甚至包括某些巨头,正从中国企业那里寻求创意”。

中国作为研究型国家正在迅速崛起,如今中国发表的高质量科学论文已位居世界第二且仍在迅速增多。可以预见,中国的科技行业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实现从追随者向贡献者的转换。

有专家认为,以联想、腾讯、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崛起,已经与西方国家步入“相互借鉴”阶段。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走出来的这批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相关产业的前沿,其发展模式和成果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体现在专利技术上,例如从2020年的专利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展现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仅仅是联想集团,截止2021年3月,联想已授权专利共计21658项,根据 2021年1月IFI发布最新全球专利250强榜单,联想集团位列全球第82位。

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进入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关键的时期,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得到越来越多的突破,从而真正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

几乎同时,在科技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传统产业生机焕发、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而市场自发形成的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已经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成果进入实际应用的重要执行者,进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贡献,显示出中国企业胸怀天下,报效国家的使命担当。

显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企业正在以全球视野谋划硬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友好型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体系,在推动科技进步、开辟国内经济增长新的路径和方向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