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彭博社曾报导,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主持第三代半导体发展的推进工作,并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刘鹤还将监督那些可能给传统半导体产业带来潜在颠覆性技术的项目。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芯片的重视程度。
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企业或国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避开美国及其盟友针对中国芯片制造行业设置障碍的良机,也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而受益于国家各大基金的不吝投入与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催生了一大波芯片企业。我国芯片产业也正在进入发展“黄金期”。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芯片”相关企业新增1.88万家,同比增长171.8%;去年同期的注册量仅为0.69万家。目前我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7.2万家,其中,深圳(1.3万家)、广州(0.6万家)、上海(0.4万家)是拥有芯片企业最多的城市。广东省以2.3万家企业位列第一,占比总量的31.9%。
实际上,从2019年华为受到制裁开始,国内的芯片企业就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不过,中国的芯片产业目前的基础还是很薄弱。这么多注册企业,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不超过10%。而且,制造方面的瓶颈,比如光刻机怎么突破?
此前,根据记者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的采访,即使像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等公司,其生产都是台积电代工的。真正国内企业有芯片制造能力的,只有中芯国际、中国中车等少数几家而已,而且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的量。
03
强大才是真理
好消息是,近日据媒体报道,上海微电子自研的首台中端国产光刻机已经落地,且完成了检测认证,预计年底之前便可大批商用。据认证组的专家透露,这台浸润式光刻机型,比台积电当初的多重曝光技术更加先进,这也意味着,国产芯片制程或将一举迈入7nm市场。
而高端光刻领域,中科院自研的首台高能光源设备已安装完成,结合清华大学的光源粒子加速器“稳态微聚束”,或能一举解决被美国垄断的“光源技术系统”。而EUV设备的另外两项核心技术“双工件台系统”、“光学镜头”,也被华卓精科和中科科美相继攻克。
总体来看,不管是中低端或者高端,国产光刻技术全线突破、全线量产有望。不过,中国高端芯片制造短期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缺芯”的面前,我们不但看到行业巨变和重组的壮观前景,更加明白制胜未来必须自力更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中国自己发展芯片产业,注定是条艰难的路。但是,这比容易走的路要彻底得多。就像华为当初艰难研发一样,如今,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早已见分晓,联想今日的边缘化说明了一切。而且,汽车行业30多年“市场换技术”的惨痛教训,让我们明白只有自己干,才有出路。
那么,中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抹去美国及其盟友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知名咨询公司易观梅森(Analysys Mason)在其2021年5月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在三到四年内实现半导体的自给自足。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则模拟了中美市场和供应链脱钩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该模型预测,即便采用这样的政策,美国仍将失去领导地位。看起来,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此外,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说法,美国要想保持领先地位,除了在战略军事领域以外,唯一办法就是放开向中国出口。然后,美国可以利用这些出口产生的利润开发新一代技术。但从目前中美对峙的情形来看,似乎是无法实现的。
记者曾经在《涨价5倍算什么,这只是芯片战争的开始》中说过,“每一轮繁荣的起点,都是从上一轮摧枯拉朽的洗牌开始。”这次是芯片。我们的芯片产业尽快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不再受制于人,这也是赌国运的问题。
我国半导体产业长久以来受“造不如买”的传统观念影响,高端芯片极度依赖进口和代加工,加之为限制我国科技发展而签订的《瓦森纳协定》影响,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溃不成军。在美国启动多次技术封锁后,我们终于意识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只要不再幻想美国结束制裁这样的幼稚想法,我们才能打赢这场芯片战争。就像这次的孟晚舟回国,也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而不是美国心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