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地位面临威胁,“日出东方”战略还能管用多久?
事出反常必有因,联想多项业务喜忧参半,在“螳螂财经”看来,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其一,后疫情时代,联想的支柱业务能否长期维稳还是一个未知数。
由于2020年疫情的突袭,电脑开始成为每个人工作和学习的标配。“一人一台”的趋势让PC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就已经到了3亿台的规模,今年保守估计会有3.3亿台。
在2020年之前,PC市场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萎靡不振,上一次峰值还是2012年的3.43亿台。因此部分一些机构对联想之所以抱持着观望的态度便在于此,谁也无法确定,当疫情的洪流彻底褪去之后,联想的PC业务还能否持续上扬。
再加上,今年PC整个产业链正在经历产品升级。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华硕、宏基第二季度将把笔记本电脑价格提高最多10%,为近10年来最大涨价潮。在价格跃升的景气期,联想智能设备业务的利润率或将得到改善,但能否联想能否消化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还需观望其后续的动作。
其二,联想集团作为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却偏低。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2019年曾表示要向技术公司转型,但目前来看,这条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据wind数据显示,联想2015-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6.36亿元、93.95亿元、80.09亿元、85.27亿元和94.6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最高只有3.32%,最低为2.48%。至2020年,其研发费用占比也只有2.7%。
科技公司的研发实力与其核心竞争力、品牌效应都具备十分紧密的联系,三者互相影响。研发投入程度不高,很容易导致前期快得快,后期跑不动。
同样是科技巨头,华为研发投入常年高达10%~15%;作为同行的惠普,2019/2020财年的研发费用14.78亿美元,并且无论是研发费用的金额上,还是在营收中的占比,惠普都略高于联想;即使是一直被吐槽研发能力弱的中兴通讯,其研发费用占比也保持在10%左右。
对此,联想在回A时曾公告称,科创板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相关产业战略投资,补充营运资金,或将对现状有所改善。
其三,各业务线的竞争都相当激烈,PC老大的地位也正在面临威胁。
在数据中心业务上,联想的服务器虽然在很多榜单中都位列第一,但市场份额却并不占优势。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中,浪潮、华为、新华三以及戴尔都领先联想。
智能化服务中,不少行业巨头早已开始了在智能化市场中的布局,比如,阿里巴巴的“被集成”战略、腾讯的“一云三平台”架构、海外巨头IBM的混合云战略等等。
所以虽然联想拥有业界最强大的运维服务团队和经验,是行业内唯一可提供全周期服务的中国领先的智能化服务提供商,但在巨头林立、惊喜迭出的背景下,想尽快冒头并非易事。
新业务挑战重重以外,联想的支柱业务也正在受到“追随者”的挑战。2020年第二季度时,连续七个季度摘得全球PC市场出货量第一的联想被老对手惠普超越。虽然在下一季度联想很快重登了王座,但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联想“PC”老大的地位并不是不可撼动的。
(图源:IDC)
不仅有惠普这种综合能力占优的公司紧随其后,戴尔、苹果和宏碁同属五大主要厂商,也一直在虎视眈眈。
基于上述的全部情况,再回到联想的战略布局上来,“日出东方”真的能为联想长期赋能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日出东方”战略的贯彻实施以来,联想集团数个季度的财报数据都极为优秀,股价累涨四年,市值也顺利的突破了千亿港元大关。但与之矛盾的是,联想集团的估值提升颇为缓慢。疫情的影响渐渐削弱之后,隐藏在联想集团业务线背后的一些桎梏也在慢慢显现。
据“螳螂财经”了解,联想今年动作并不小。不仅推出了智能化转型新IT架构的核心引擎“擎天”,在智能化转型服务领域落下关键一子,而且传出了赴A的消息。在疫情影响渐渐褪去之后,联想能否持续内生外化,“日出东方”战略究竟是恰逢“疫”时还是“蓄势待发”,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