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递到门、送餐到门渐成趋势,由线上调度、线下交付到用户手里的末端配送体系正在迅速构建。据公开数据显示,仅外卖配送市场,每天可达到4000万单的水平,并且整个即时配送市场依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新兴的末端配送市场的到来,线下配送依然是人力密集的环节。随着人力成本的飙升与业务量的增长,末端配送领域正在酝酿低速无人驾驶配送小车参与配送的历程。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的配送车已经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完成了B端测试运营,以及深圳联想大厦的C端试运营。BATJ都在不同层面参与无人配送车的商业化落地。据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自动进行配送。
人口红利的消失,配送机器人成为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初创科技企业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新方向。具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平台企业,如苏宁、京东无人配送在今年618期间相继完成常态化运营;菜鸟研发的小G配送机器人完成路测。
另外,一大批科技企业参与了无人配送车的研发与商业落地,其中,智行者、新石器、深兰等专注于室外配送,Yogo和云迹专注于室内配送,优地科技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进行室内外配送机器人研发、生产及落地商用的厂家,室内配送机器人已成熟应用于各类商业场所,室外配送机器人是今年的发展重点,目前已完成C端测试,将在年内实现量产商用。笔者预测,机器人进入外卖配送终端,将加剧外卖市场的竞争,抢逐终端市场是接下来一至两年内的重中之重,外卖终端交付将会从人逐渐过度到人机混送。据悉,饿了么和Yogo、云迹已进驻上海写字楼进行外卖配送,美团和Segway、优地在北京和深圳的部分商场和写字楼以及部分室外封闭场所进行外卖配送。
当前,在展现于用户面前的成型的配送机器人背后,一般都是由多家科技企业共同开发完成。据优地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大志介绍,“在商用机器人领域,各家公司都在主攻机器人的某一核心领域,科大讯飞专注于智能语音,就是机器人的嘴巴;优必选专注于舵机,就是机器人灵活移动的关节;包括美团、京东等大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优势主要在算法调度与机器学习方面,而优地科技则专注于室内外低速场景下无人驾驶定位导航技术”。
据刘大志介绍,成立于2013年的优地科技,起初是英伟达的无人驾驶方案商,积累了丰富的嵌入式经验,如今可以输出成熟的机器人行走解决方案。优地科技是首批加入了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无人配送”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当前,以外卖配送到家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态正在高速迅猛发展,即时配送业务量的增长,人力成本攀升,配送自动化的需求大大增加。对于路况简单、容易预测的封闭物业、园区的配送,配送机器人则更容易落地。在做了多年的室内配送机器人之后,优地科技积累了成熟的避障技术和自主导航技术,如今将积累的技术经验迁移至室外配送场景。优地室外配送机器人将承担3公里以内的短距离外卖配送,代替外卖人员完成封闭区域内的配送和通知工作。刘大志表示,即时配送迎来井喷式发展,低速无人驾驶配送车必然在未来两三年规模化落地。
目前,优地室外配送机器人主要用于封闭物业、园区的室外配送。优地科技告诉笔者,选择封闭园区场景是基于目前政策和技术的综合考虑,同时优地科技也在积极进行开放道路的路测试点工作。
今年618期间,京东X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京东无人配送车时表示,无人配送车并非会全面代替配送员,无人配送车可以代替掉简单重复往返的作业流程,很多流程依然需要人来完成。优地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大志也表示,未来末端配送必然是人机协作、共同完成,而且随着模式的成熟,配送成本将因此而大大降低。无人配送车可以让配送员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加入到提升服务体验的环节,比如提供有更高价值的定制化服务,与用户增强交流互动。
人口红利的消失,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更多地参与到更有温度、更智慧的作业中来,往返重复的末端配送工作终要交给机器人来承担,人机协作成为可以预见的末端配送场景。如今,技术储备即将迎来爆发点,机器人商业化也将逐步落地。
在群雄逐鹿的机器人领域,如何突出重围?也许只有过硬的技术以及与实际场景结合的能力才是真本领。如刘大志所言:“产品必须要有实力去解决市场的刚需,我们也不凭空制造需求,能替代或解放现有工种的人力才会有价值,我们所做的就是希望推动它在各个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未来末端配送场景,人机协作成为共识,将带来更高效率、更优体验。就当前而言,各家依然处于商业化落地的前夕,考验的还是机器人本身的实际场景应用能力与成本控制。未来,必然还将面临人机混合作业过程中,人机的分工,如何达到全配送流程的效率提升,如何成功过渡,将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问题。线下配送主体、流程的变化,还要考虑系统对接、云端调度等问题。
无人驾驶风口正起,然而最先应用落地的或许是末端配送场景,一辆辆无人配送车在社区与配送站点之间,不分雨雪风霜的天气,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往返……智慧物流终端即将进入人机混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