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苹果发布会是令人激动的,采用全新设计的iPhone X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全面屏、3D结构光,还有独特的Air Power充电枕,本次发布会依旧干货满满。此时谁也没想到,这款充电枕会成为苹果有史以来跳票最久的产品,比Home Pod跳票8个月时间还长也是让粉丝醉醉的。
最近又有媒体传出消息,Air Power重新修改了内部线圈结构,希望能以此解决多物品充电时带来的发热和复杂线路问题。消息称,Air Power内部线圈由16个堆叠式改成了22个平铺式,每个线圈都能给Apple Watch充电且可以被芯片精准控制。
这回网友们再也没了起初的兴奋,各种看法褒贬不一,“平均下来每个线圈50多元,划算.....”,“那跟普通无线充电底座有啥区别,就是能多充几个嘛?”,“看这设计,今年出来都很悬,再说出来也买不起。”是什么让消费者对它开始反感?Air Power会是苹果的一次挫败嘛?
正如同上面提到的几句“评论”,Air Power之所以引起消费者感情的变化,主要在于三方面。价格太高,等的时间太长,功能性十分有限,第一点就消除了价值观不同的一批用户;第二点等待是最让人烦躁的行为,消磨了一大批人的热情;第三点就是实用主义者的控诉,除去充电面积更大,一对多,随放随充,它有比普通底座更特别的地方嘛?没有!素质三连下,足以让众多人对它产生厌倦,而苹果的信心或许这次会在Air Power上夭折。
作为充电器,即使是无线充电,也不应该定价过高。因为它是可替代的,不是必需品,在和有线充电对比时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时,过高的定价会让消费者更愿意保持原始线充的方式。这点在国内很多无线充电厂商身上就体验得比较明显,像微鹅科技等知名无线充电公司,还推出了更低成本的标准Qi方案,目的就是为了放低无线充电使用门槛,提高市场竞争力。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高价定位,尤其是差异化并不明显且功用性有限的时候。
并且Air Power这样充电面积更大,支持一对多,随放随充的技术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国内磁共振无线充电领导品牌微鹅科技,之前就推出过类似的高频磁共振无线充电产品。它的发射端面积为400平方厘米左右,在此范围内随放随充,支持一对多,并且在发射器上方50-100mm的垂直空间内,接收端都可以进入充电状态。相比之下,普通Qi的充电面积和距离都太小,即使是Air Power,面对高频磁共振在这两点上也并无优势。
并且考虑到当前市场主流是Qi标准,微鹅科技也迅速跟进行技术,推出了兼容Qi的远距离无线充电。它也是基于磁共振原理,只不过由高频转为低频,以此来适配Qi标准。这项技术充电距离没有传统磁共振来得远,但最远也能达到35mm,是普通Qi的4-7倍。凭借这一优势,它可以轻松隐藏安装在很多桌柜底下,充电底座不再需要放置于桌面,直接固定在桌下即可,也不会影响上方的手机无线充电。既能保持美观整洁,也能节省安装成本和人力物力,要知道Qi底座如果要做到类似的效果,桌面不开个洞是不可能的。
相比于国内优秀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Air Power也并没有很特别。据悉,最近海底捞也安装了微鹅的兼容Qi无线充电设备,在吃火锅的时候顾客可以直接将手机放在桌面指示区域就能充电,非常简单方便。看来这项桌下安装的无线充电技术,还蛮适合餐厅、商铺等公共场景,或者在家里桌柜下后天加装也不错。如果换新机支持无线充电的话,还是挺想这样尝试一下的。